前不久,我有幸采访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“学习和遗忘实验室”主任,心理学特聘教授,罗伯特·比约克(Robert Bjork)。要说往脑子里狂塞东西还不掉出来,比约克就是这方面大大的专家。
跟比约克谈过后我发现,我所知道的关于学习方法的一切,都是错的!
交换着学更有效
一开始,比约克问我说,当我面前堆了一摞书要啃的时候,我会怎么办。
“人通常会一块儿一块儿地整,” 比约克说,“干完这个再干那个。”
正确的学习方法,应该是交换着学,学会儿这个,再学会儿那个。好比你要练网球的发球,你不应该花一个小时的时间苦练发球,而应该把反手击球、截击、扣杀和步法,结合起来交换着练。“这就增加了难度,”比约克说,“而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这些不是立竿见影的效果。”
专注地练一段时间能让你的发球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,而交换着练习则能够使你在很多技能上,都往前迈出小小的一步,你几乎无法察觉自己有所提高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小小的进步累积起来,将会比你花同样多的时间,去一项一项单独掌握每一个技能所获得的提高多得多。
对此,比约克表示,交换练习用得好的话,能让你把各项技能都相应的 “座”到位。“把一个知识点跟记忆中的其他东西联系起来学,这样的学习会更加有效,”他说。需要注意的一点是:交换着练习的这些小技巧,要同属于一个大的技能才行。如果你想学打网球,那么你交换着练习的应该是发球、反手击球、截击、扣杀和步法,而不是发球、花样游泳、背诵欧洲国家的首都和学习用Java 编程。
同样,只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学习当然很好,前提是你只需要在那个地方才会用到你学的那些东西。如果你想在宿舍、办公室或者图书馆二楼自习室等等以外的地方,也能回忆起你所学的知识,比约克建议,不妨在几个不同的地点换着进行自习。
无论你是学数学、学法语,还是学社交舞步,交替着学和换着地点学都将适用。
不要马上复习
类似的还有一个叫做“时间间隔效果”(spacingeffect),这一概念最初由赫尔曼·艾宾浩斯(Hermann Ebbinghaus)在1885年提出,学习的时候,复习要隔开一段时间,会学得更好。
“如果你学了之后不练,研究表明,中间隔的时间越长,你忘的就越多,”比约克说。但有趣的是:如果你学了之后,隔一段时间再学,这时候你隔的时间越长,复习的时候你学到的东西就越多。
比约克表示:“当我们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时候,我们做的不只是说它在那里就行了。记忆不仅仅是回放。我们这次取出来了的东西,下次要取的话,取起来就会变得更容易。我们每次取的过程越难、涉及的东西越多,整个记忆就越有效。”
注意这里所说的是 “我们这次取出来了的东西”(没取出来是没有用的)。所以, 从学完到你开始复习的时间,应该是你刚刚好要开始忘记的时候。这样,你越是拼命地回忆之前学过的东西,你复习的效果就会越好。如果你学完之后马上复习,就没有这个效果了。
同理,比约克还建议说,笔记最好下课之后才开始记,以强迫自己回忆课上讲过的东西;而不是在课堂上记,黑板上有啥抄啥。你必须下苦功才行。你花的工夫越多,你学到的就越多,你当然也就越牛。
遗忘对记忆有帮助
“赶紧忘掉你知道的‘遗忘’的定义吧,”比约克说,“人们通常认为,学习就是在记忆里面修东西,而遗忘呢,则是把你修起来的东西给拆了。但在某些方面,反过来说才是对的。”
这么说吧,只要是你学过的东西,其实是一直待在你记忆里不会忘的。你还记得你儿时好友的电话号码吗?记不得了?那好,比约克说了,如果这时候提醒你一下,那么你回忆起这个电话号码的速度和印象,会比让你重新记一个新的号码要迅速和清晰得多。所以这个旧的电话号码不是被你忘记了——它一直待在你脑海里的某个地方——只是把它取出来有点儿麻烦就是了。我们一直把遗忘当成是学习的死对头,这也算是冤案一桩。学习和遗忘的关系有点儿像是共生,实际上遗忘对记忆还有帮助作用。
“人脑有无限的存储量,要是什么都回忆得起那就糟了,” 比约克说, “试想一下,你记得你住过的所有地方的所有电话号码,每当有人问你电话号码的时候,你必须把这一长串电话号码都给理一遍才行。”我们忘记旧的电话号码,或者把它们埋于记忆深处,回忆够不到的地方,方便我们迅速提取出现在使用的那个电话号码。被你狠得牙痒痒的敌人,其实更像是默默守在一旁的伙伴(吐槽:防止你因为一直忘不掉以前的糗而自绝于寰呀!)。